2024-04-24 11:05:15 | 来源: 互联网整理
《孔子家语·问玉》:“不遮瑕,则忠”。 这应该是这句话最早的出处。 瑕疵,“玉”之病; 玉,“玉”之美。
玉的病是无法隐藏的。 翡翠品质中隐藏的“棉、裂、筋、生、雾”都可视为瑕疵。 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玉料是伪善的。 它们表面光鲜亮丽,但却隐藏着瑕疵。 一个适合人们的地方。 但皮肤病不一定是玉石病。 白皙光明的皮肤的“瑕疵”并不是另一个瑕疵。 我个人觉得美反而是个性。
如果玉石的“瑕疵”没有被掩盖,并与玉体明显分离,我个人认为那是恰到好处的美感。 比如玉石共生,刚性的存在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上面玉体的美感; 但美玉并不厌恶与宽容的共生,符合中国审美中美的最高境界,玉之高,石之厚。
玩玉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过去的自己,但存在于血骨中的东西却永远无法消除。 否则,几千年的文明和这样的追求会让人类变成同一类人。
也许我们总是挑剔,总是要求自己完美,总是寻找不完美的一面,但其实它仍然是美丽的。
在玩玉的实践中,你也会发现,没有完美无瑕的玉。 追求之后才发现,那些小瑕疵不就是我们自己的性格吗? 这种“满招伤谦利”的破绽,不正是我们人生最好的体现吗!
事实上,正是因为它的不完美,才显得如此“完美”。 也许这只是缺陷多与少的区别。
当看一个人或认识自己时也是如此。 你会更加注重缺点和瑕疵,过于挑剔。 当走向极端时,事情就会发生逆转。 它会鼓励我们变得挑剔、刻薄、爱责怪,看不到别人和自己优越的一面。 事实上,我们是盲目的,迷失了自己,做出了片面的、不全面的判断。 然而,越是这样,就越难以满足,也就越助长“贪、嗔、痴”。 何谈和平、宽容等美德!
我曾经读过一篇小学生写的文章。 大致意思是,他希望老师不要成为园丁,把所有学生修剪成同一个形状,而是让每个学生“成为最好的自己”。
当然,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优秀的,天生丽质的人也很难找到。 所以你首先要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但一定要“保留自己独特的个性”,然后做你自己。
否则,就会像山材一样,全都一样,失去了自己,缺乏了自己的生命力。
喜欢这篇文章的人都在这里!
热门手游排行榜